邁進中學大門 譜寫年少新篇——七年級入學儀式校長致辭
作者:學校辦公室 來源:徐州市三十三中 發布時間:2016年10月13日
邁進中學大門 譜寫年少新篇
——七年級入學儀式校長致辭
于欣
尊敬的各位家長、親愛的老師、七年級的同學們:
大家好!
我們今天在此莊嚴集會,舉行七年級同學入學儀式。我謹代表學校向開啟新生活的七年級同學致以美好的祝福!向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!向各位七年級全體老師致以誠摯的敬意!
儀式教育是我校的德育品牌。我們意在通過一系列儀式教育,讓33中的學子們在每個成長的節點,注入發展的活力,留下金色的記憶!同時讓家長和老師陪同孩子一起,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,見證成長的莊嚴!從這個層面上講,我們今天的入學儀式更有必要更有價值。
初中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高級階段,是每一個共和國青少年必須完成的法定教育任務。同學們,告別小學的稚嫩,邁入三十三中的大門,教室里回蕩著你們的朗朗讀書聲,球場上騰躍著你們的年少身姿,今天的儀式上響徹著大家的錚錚誓言,我們的校園因你們的加入,變得更有活力更有希望!初中生活意味著同學們的身體和心靈都進入全新發展階段,同時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面臨新的挑戰和要求。借此機會,提兩點希望,與同學們共勉。
一、樹立獨立意識。
從去年九月份開學到現在,每天早上上班時,在我們小區里總能看到這樣一
幅畫面:一位身著我市某初中校服的孫女手插口袋輕松走在前面,滿頭銀發的奶奶,吃力而又心甘情愿的背著孫女的大書包,緊跟在女孩后面。這個孩子已經上八年級了,還讓奶奶背著書包,可想而知她首先缺少獨立意識,更無法談及擔當和感恩。
獨立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。進入初中,同學們已經十二歲了,應該樹立清醒
的獨立意識。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在生活上逐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,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做,或幫助父母做,諸如整理房間,換洗衣服,接待客人等等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歷練生活能力和處理事情的條理性,從而更理解父母的辛苦,喚醒責任擔當意識。一個懂得生活的孩子,往往更清楚自己將來的方向,相應的往往在學習上主動追求,獨立思考,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。
可以說,有無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,是考量一個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優秀中學生的先決條件。
二、養成良好習慣。
電視劇《宰相劉羅鍋》里面有這樣一個鏡頭:在大街上有個剃頭鋪子,鋪子里有個年輕的小徒弟正在練手藝——刮冬瓜皮。一會兒,師娘抱著孩子走過來了,他讓小徒弟去掃地。小徒弟順手把剃刀往冬瓜上一砍就去掃地了。店里顧客多,師傅一個人忙不過來,就讓這個小徒弟給一個顧客剃頭。這個小徒弟第一次剃頭,雖然有些緊張,還是剃得非常仔細。剃到一半時,師娘又讓他去倒開水,小徒弟就習慣地順手把剃刀往顧客頭上一砍,結果可想而知。這就是不良行為習慣的后果。
不少同學在學習上也有一些不良行為習慣,如:在家里做作業時,一邊做,一邊吃東西,一會兒上廁所,一會兒喝飲料吃零食。時間不抓緊,思想不集中,不僅作業的速度慢,而且掌握的知識也不牢固,成績就不會理想。
美國暢銷書作家杰克·霍吉《習慣的力量》一書中提出:“改變一個習慣需要21天。”
從現在起,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能先收拾床鋪,21天以后,你就會發現被子胡亂地攤在床上是一件讓你不能容忍的事;從今天開始,每天晚飯后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作業,21天后,你就會發現拖拉作業,抄襲別人的作業或告訴老師作業丟了是多么不負責任;從今天開始,堅持把垃圾丟進垃圾箱,21天后,你就會發現隨意亂丟字紙、包裝袋,多么令人不堪;從今天起,用一個專門的本子收集自己的錯題,21天后,你會發現,在同一個知識點上犯第二次錯誤,多么愚蠢……一旦這樣的習慣養成了,便會像一列運行著無法停止的火車那樣,推動我們實現自己的理想。
可以說,無論學習還是做人,優秀往往來自于優秀的習慣。
談到這里,還想給家長們說些話。感謝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學校,我們選
拔整齊的學科教師隊伍和負責任的班主任隊伍,構建悅動課堂,滲透自律德育,突出足球特色等等,我們承諾,您給學校一份信任,我們將自加壓力,爭創佳績,給孩子提供一個足夠的發展空間。
孩子的成長好比一面多棱鏡,可以折射出家庭養育、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影響的方方面面。當家庭、學校、社會形成教育合力時,孩子自然會煥發出璀璨的人生光彩。初中階段,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,教育越會成功。
一、注意和孩子進行有價值的溝通
孩子剛升入初中,家長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關注重點。除了家校配合幫助孩子樹立獨立意識和養成良好習慣之外,家長一定每天抽時間給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,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態,注意認真傾聽,然后給出必要的建議,而不是霸道的單向要求或浮在表面的空頭教育。周末陪孩子或共同閱讀,或觀賞優秀電影,或進行戶外活動,尋找教育契機,給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機滲透。在這樣的有效溝通中,傳遞感情,凝聚親情,發展孩子,幸福自己。
二、注意培養孩子扎實的書寫能力
有的家長說,孩子上了初中,我也輔導不了啦,除了給孩子多報輔導班外,不知道還能怎么指導孩子。其實,家長只要每天關注孩子完成作業的書寫質量,就能從中發現孩子的學習態度、學習效果等各種教育因素。
《弟子規》有云:“字不敬,心先病”。意思是如果內心有雜念,字就不容易寫端正。長期字跡潦草,就會養成馬虎懈怠的壞習慣,馬虎懈怠,又會導致厭學懶學,然后就會導致成績下滑,好逸惡勞,責任缺失等一系列大問題。
我們學校正在倡導學生端正書寫態度,不在作業上隨意涂抹,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,然后創造條件開設專門的書法課,引導學生寫好字,修好身,做好人。學校還將出臺專門的評價制度,督促學生從七年級開始參加書法考級,扎實書寫能力,受益終身。請家長務必從重視書寫開始,培養孩子的靜心、專心和耐心,而這三心恰恰是搞好學習的必要因素。
三、言傳身教踐行家長公約
德潤身,教齊家。為固化家庭教育成效,我校多方征求家長和有關專家的意見,特別印制三十三中《家長公約》十二條,請家長回去認真閱讀,言傳身教,積極踐行,形成家校育人合力,發展孩子,幸福家庭,成就學校。
最后,祝七年級的同學們新的學習生活愉快有成,祝各位家長教子成功,祝老師們工作順利,祝三十三中的明天會更好!
2016年10月12日